——《C形包围——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突围》 戴旭

看过这本书之后,我想到的不是我们国家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崛起,而是我们的国家离一场大规模的冲突、甚至战争、甚至四分五裂(我不想用“灭亡”二字)还有多久。可能是我太悲观了,在我看这本书之前,我也不敢相信自己会有这样的想法,但现在我想引用作者的一句话:“但愿我是杞人忧天!”

是谁在包围我们?韩国?日本?台独?东南亚诸国?印度?藏独?阿富汗的美军?疆独?这一个个据点构成了一个比C形更可怕的U形包围圈,而这些据点的建立者正是——美国!不难发现,每一股危及我们国家安全的势力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。为什么?纵观世界上所有国家,除了中国、俄罗斯以及几个中东国家等没有被美国摆平外,其他的哪一个国家不是对美国言听计从的,所以美国对我们的包围也就不难理解了。但是被美国包围还不值得我们忧虑,唯一也是最值得我们忧虑的是我们国民的忧患意识:有几个人意识到了危机?

当我们在为经济上的成绩而沾沾自喜时,当我们因为GDP超过日本而成为全球第二欢呼时,当我们为一个美国佬提出的“G2”而有一种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感觉时,会有几个人愿意去思考国家的真正局势,我们高兴还来不及,何必去“杞人忧天”呢?就是这样,我们不仅掉入了美国的军事包围圈,并且还在圈子里过得很舒服。我真的很叹服美国的智慧!

也许有人会说,经济发展了,国家自然会强大,美国的包围圈也就不攻自破了。但问题是我们的经济状况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好么?如果不是一场经济危机,我们还会继续沉浸于两位数经济增长率的美梦之中。当我们发现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掉入美国手中的时候,我们才意识到了问题。我们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财富被美国给超前消费掉了,我们牺牲了资源与环境换来的却是一个虚无的数字。经济危机来临后,我们为了自己的外汇储备要去救美国,而救美国的条件就是继续向美国投钱,让那个天文数字继续保持下去,最终我们能够从这个数字上得到什么,现在还不得而知。但有一点很清楚,如果我们不投钱,我们连这个数字也没有了。不知不觉间,我们的经济已经被美国绑架了!

还是那句话,经济上被控制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没有几个人意识到这个问题。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怎么感觉到鲁迅对那个时代的重要性,但现在,我看到了他的伟大!可今天的“鲁迅”在哪里?或许这本书的作者戴旭可以算一个吧!

没有几个人意识到危机也是可以理解的,看看今天的大学教育就不足为奇了。如果在这样的氛围中真的出现了许许多多有危机意识的人,反倒不正常了!

没进大学的时候,我对有关大学的负面言论是不怎么关注的。我一直以为大学是一个平台,一个可以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并为之倾注心血的地方,如果你颓废了,那是你自己的问题。但现在我发现自己太理想化了!进大学的第一周是开学教育周,教育之后我的感想就是,如果完全按照学校的制度、要求度过四年大学生活的话,我会成为一个被社会接受的机器!

我不知道在一个刚进大学就被不断告知各个职业的本科生、研究生的平均工资、最高工资、最低工资的氛围里,在一个想转专业却要先把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学好的大学中,在一个大学为了提高就业率甚至可以造出“被就业”的氛围中,如果真的出现了几个有远见的人才,倒真有点不正常了。我忽然间感觉我们的大学就像一个加工厂。社会上需要一种东西,于是工厂里准备制造,就购买机器。同样,社会上需要能够做某一项工作的人,于是大学开设这个专业,引进老师;工厂从外边购进原料,大学从高中招收学生;工厂对原料进行打磨、加工,大学对学生灌输知识;工厂在质检通过之后贴上合格证,大学在学生通过考试之后发个毕业证;于是,出厂喽……呵呵,这怎么像是一个笑话!而我们正是这个笑话中的一个角色!

说了这么多,我好像是在批判现在的大学制度。我不想成为一个只会批判的人,但是一些事情进过思考之后的确有很多的问题。我当然可以简简单单的生活,什么都不去想,但当我发现一些问题之后,如果继续沉默,我会感到不安!

现在我写下这些并不能改变什么,马上我还要投入到为期末考试的复习中,继续延续这个“大学工厂”的笑话。而我只是想,当未来某一天我突然间决定不再为这个“笑话”投入精力的时候,我会想起这个思想是从2011年1月1日写读书笔记的时候萌发的!

新的一年,新的开始,扬帆起航……

最后更新: 2019年04月19日 21:37

原始链接: http://andersjing.com/2011/01/01/2011-01-01-note_6/

× 请打赏~
打赏二维码